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前辈风采 > 正文

昆虫学家郑哲民教授

发布日期:2015-08-11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
郑哲民教授于1932年2月出生于浙江湖州,广东新会市人,教授,博士导师,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,买球平台官方网站名誉院长、动物研究所所长。曾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、中国昆虫学会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主任。1986年被授予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,1991年起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多次获得教育部、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以及科学技术奖。

郑哲民教授,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,在买球的app官方平台入口任教至今,历任买球的app官方平台入口研究生处处长、买球平台官方网站院长等。郑先生在本科期间得到了著名学者张作人、薛得育指点,对动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;研究生期间,在北京工人文化馆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讲话,激发了他勇攀科学技术高峰,潜心育人的雄心壮志。在近60年的从教生涯中,郑先生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,把教育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,把当好老师当作一生的追求,用真情教书,用爱心育人,以德立身,以身立教,现已培养学生152人(博士生40人;硕士生80人;博士后1人;访问学者31人)。他高尚的师德,在学生心目都有“亲其师”,“信其道”之感受。他的弟子多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重要力量,有些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。

郑哲民教授一直致力于昆虫分类、蝗虫生态及防治方面的研究工作,特别是在蝗总科昆虫的系统分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。日本学者山根爽一教授评价说:“在昆虫分类学,特别是蝗虫分类学方面,郑哲民先生不但在中国而且在国际学术界有突出的贡献”。

360截图20150811141226201.jpg

郑哲民教授是最早在我国昆虫综合分类学方面研究的学者。他以传统分类为主体,结合生物化学、微量分析、遗传学、生理学、解剖学及超微结构、数值分类等学科及技术手段进行我国蝗虫的综合分类研究,走到了国内外同行研究的先列。近年来,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,又把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综合分类,并扩展到直翅目昆虫的其他类群,在国内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。他发表的蝗总科新属、新种数占我国解放后发表总数的一半以上;在蚱总科方面的研究,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重要类群研究的空白,将我国蚱总科的分类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。

郑哲民教授现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,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,中国科学院区系分类学科特别支持项目2项,与法国“国际蝗虫综合治理中心”及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合作项目5项。主编《中国动物志》(有关蝗虫卷册)《云贵川陕宁地区的蝗虫》、《陕西蝗虫》、《蝗虫分类学》等专著17部,在Systematic Entomology、Neotropical Entomology、Entomological News、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、Gene、Zookeys、Oriental Insects、Zoological Studies、Zootaxa等国内外SCI及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78(1012)篇,建立直翅目昆虫新属75个,新种1019个(其中蝗总科54属433种,蚱总科23属543种,蜢总科1属6种,蟋蟀总科3属14种,螽斯总科23种)。曾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,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,陕西省科技进步一、二、三等奖,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,宁夏及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,香港柏林顿教育基金会第二届“孺子牛”金球奖,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7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二等奖等多种奖励。

郑哲民教授对待党的事业一丝不苟,求真务实,锲而不舍。即使在“文革”期间他仍是一人只身野外采集标本,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和创建昆虫标本室而忘我地工作,足迹遍及我国大陆除西藏外所有地区。虽然已年逾古稀,但他仍然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,悉心指导学生,潜心科学研究,身赴野外采集标本,途中多次遇险,也从未动摇过他献身科学研究的决心。他的科学信念、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我们年轻一代科学工作者的楷模。

郑先生作为一名著名的学者,不但做好自身的教学、科研工作,还积极参与买球的app官方平台入口的教学、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。他曾经担任研究生处处长,创建买球的app官方平台入口较早的科研机构——动物研究所,担任买球平台官方网站首任院长,为我校的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P1020410.JPG